一、規劃是企業建設綠色礦山的行動指南
理念決定行動,有什么理念就會有什么樣的行動。同樣,規劃指導行動,一個切實可行的建設規劃,可使企業綠色礦山建設工作方向明、目標清,任務明確、行動落實,保證企業各項建設工作有計劃、有步驟、穩步推進、健康發展。
綠色礦山建設是一項長期系統工程。多年實踐已充分證明:建設綠色礦山、發展綠色礦業是我國礦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建設綠色礦山業已成為新時代礦產資源管理與礦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和工作抓手。綠色礦山建設貫穿于礦山設計、建設、生產、管理及閉坑后生態修復的全過程,涉及各個方面的工作。因此,任何類型的礦山企業,要想真正建設成綠色礦山,都離不開一個切實可行的綠色礦山建設規劃或實施方案。
二、如何才是一個切實可行的建設規劃
顧名思義,一個綠色礦山建設規劃是否切實可行,最關鍵的問題是規劃的制訂必須要切合實際,即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目標任務明確、保障措施得力。規劃切實了,也就為其可行性奠定了基礎。
(一) 規劃的切實性
要保證規劃的切實性,必須從實際出發,“上承天氣、下接地氣。”上承天氣,即從國家形勢和大局出發,符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遵循黨中央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下接地氣,即從礦山企業的實際情況和長遠發展需求出發,因地制宜、科學發展、綠色發展。
1. 上承天氣。綠色礦山建設規劃必須貫徹落實習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思想,黨中央生態文明建設一系列方針政策和部署,“創新、協調、綠色、開發、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和要求;規劃必須要堅持與時俱進、創新發展,既要立足于礦業發展大局和當前國家的需要,也要考慮到國家和企業今后的可持續發展與長遠需要;規劃必須要嚴格按照綠色礦山建設內涵要求和各行業綠色礦山建設規范和要求來制訂。
2.下接地氣。綠色礦山建設規劃必須因礦制宜,立足于企業的實際。這包括礦山企業所處的地理環境、經濟環境、資源環境、地質環境、生態環境、市場環境;礦山企業的資源開發利用方式、生產方式、生產規模、產業與產品結構;礦山企業的組織機構、管理制度、專業人才、資源配備、技術裝備、經濟實力等等因素。
(二) 規劃的可行性
要保證建設規劃的可行性,除要求保障規劃的切實性外,還必須要做到規劃的可操作、可實現性。因此,建設規劃必須要目標明確,虛實結合,易于實現;要任務落實,領導有方,責任到位;要措施具體,責權掛鉤,嚴格執行;要計劃周密,保障經費,技術可行。
此外,要保證規劃的可行性,企業還必須要制定和完善各種規章制度,實行科學規范管理;必須要建立一套推進企業持續發展的企業文化,加強企業人才建設與培養,以企業精神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要堅持以人為本,創新發展,保證建設規劃的有力實施。
摘自《綠色礦山》2019年8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