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呂苑鵑)11月6日,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發布了《中國地理信息產業發展報告(2025)》(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4年我國地理信息產業總產值達到8501億元,增速達4.8%。我國地理信息產業總產值近5年復合增長率為5.6%,近10年復合增長率為11%。
《報告》統計,我國地理信息產業規模持續增長。截至2024年末,我國地理信息產業從業單位數量約24.2萬家,同比增長8.8%,產業從業人員約399.8萬人。我國主營業務包括地理信息及相關業務的上市企業有77家。其中,73家內地地理信息上市企業(不含在港交所和納斯達克上市的企業)的2024年末總市值約6716.3億元。
《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底,中國在軌運行的北斗導航衛星增至50顆,包括15顆北斗二號衛星、35顆北斗三號衛星。全國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一張網建成,統籌整合全國自然資源系統3300余座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資源,構建起基于北斗、覆蓋全國的高精度導航定位服務平臺。
2024年,我國民用遙感衛星領域在技術突破、星座組網和應用拓展方面取得顯著進展。截至2024年末,我國民用遙感衛星共發射568顆,在軌工作衛星數量544顆。2024年新增在軌民用遙感衛星101顆,占在軌工作衛星總數的18.6%。
截至2025年4月,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天地圖)已建成了1個國家級節點、32個省級節點(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節點)、300余個市縣級節點。在線注冊開發用戶超過124萬個,累計授權應用超100萬個,日均地圖服務接口訪問量超過10億次,支撐40多個行業或部門5400多個政府用戶、約1.8萬家企業和社會各界的應用,在線服務地理信息數據要素總量達3.3億條,2米分辨率遙感影像覆蓋全部陸地國土,優于1米分辨率遙感影像覆蓋陸地國土的98%。
